只要沒有下雨,騎著YouBike上下班已經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。習慣了它的便利,只覺得它很適切的連接了轉運交通末端的神經細節,卻從未深究蘊藏在其中的各種細節。
直到無意間閱讀了這篇文章:「共享」災難下,世界爭相學習的台灣智慧YouBike (https://buzzorange.com/techorange/2018/07/26/taiwans-youbike-is-the-best/),才發現藏在這部單車背後的,是許多開發設計者以及維修人員共同的巧思與苦心。
說個自己最有感的,是關於單車的高妥善率。這種高頻率使用的公共工具,不管使用者再怎麼小心,還是很容易發生各種使用不慎造成的消耗或損害。在站上,經常可以看到座墊被翻過來;表示故障的單車。也時常可以看見,維修組開著車逐站檢修與補換車。然而他們甚至更進一步的做到系統監控,強制使用次數滿百的車輛鎖定檢修。這些辛勤的付出確實讓身為使用者的我對YouBike的妥善率印象深刻。
除了這個,文章裡所提到的許多細節真的都是ㄧ般民眾不會特別留意,卻讓YouBike很「好騎」的關鍵。這不僅僅代表了設計營運團隊符合人性化的設計用心,也凸顯了台灣在產業端很多不為人知的驕傲與實力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
不要害羞,來留個言吧,無論長短都很歡迎喔!